首页词典龙庭
lóngtíng

龙庭

  • 拼音lóng tíng
  • 注音ㄌㄨㄥˊ ㄊ一ㄥ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龙庭[ lóng tíng ]

    ⒈  指朝廷。

    坐龙庭。

    royal or imperial court;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亦作“龙廷”。

    ⒉  匈奴 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。

    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“躡 冒顿 之区落,焚 老上 之 龙庭。”
    李贤 注:“匈奴 五月大会 龙庭,祭其先、天地、鬼神。”
    南朝 齐 谢朓 《永明乐》诗之五:“化洽鯷海君,恩变 龙庭 长。西北騖环裘,东南尽龟象。”

    ⒊  借指 匈奴 和其他边塞少数民族国家。

   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六:“昔别 雁门关,今戍 龙庭 前。”
    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第四折:“枕席间,临寝处,越显的吾当薄倖。万里 龙廷,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。”
    清 龚自珍 《皇朝硕辅颂序》:“八地九天之奇兵,祕乎豹略;五行十守之正道,挞此 龙庭。”

    ⒋  指朝廷。

    《敦煌曲子词·菩萨蛮》:“敦煌 古往出神将,感得诸蕃遥钦仰。效节望龙庭, 麟臺 早有名。”
    《英烈传》第六八回:“孩儿应声道:‘万年天子坐龙廷。’”
    鲁迅 《呐喊·风波》:“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,而且一定须有辫子。”

    ⒌  隆起的天庭。旧时以为帝王异相。按,《新唐书》作“龙廷”。

    《旧唐书·唐俭传》:“明公日角龙庭, 李氏 又在图牒,天下属望,非在今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