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无将
jiāng

无将

  • 拼音wú jiāng
  • 注音ㄨˊ ㄐ一ㄤ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无将[ wú jiāng ]

    ⒈  原谓勿存叛逆篡弑之心。

    ⒉  多反其意而用之,谓心存谋逆为“无将”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原谓勿存叛逆簒弑之心。

    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君亲无将,将而诛焉。”
    陆德明 释文:“无将,如字……或子匠反,非也。”
    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人臣无将,将即反,罪死无赦。”
  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:“将,谓逆乱也。”
    宋 苏辙 《龙川别志》卷上:“无将之戒,深著 鲁 经;不道之诛,难逃於 汉 法。”
    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乾兴元年》:“及 谓 贬, 綬 又当制,即草词云:‘无将之戒,旧典甚明;不道之辜,常刑罔赦。’”

    ⒉  多反其意而用之,谓心存谋逆为“无将”。

   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,殿下与太宰拘太弟所与交通者考问之,穷其事原,主上必以无将之罪罪之。”
    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上·玄宗废后王氏》:“皇后 王氏,天命不佑,华而不实。造起狱讼,朋扇朝廷,见无将之心,有可讳之恶。”
    金 王若虚 《谬误杂辨》:“《公羊传》曰:‘君亲无将,将而诛焉。’盖接上文。将,弑君之辞也。 唐明皇 废 王后 詔云:‘见无将之心。’……如何道来?后人用此字往往不安也。”
   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二·言官论人》:“﹝ 杨御史 ﹞乃云‘生前曾拜’,以实其无将之罪,更谬之甚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