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可又来
yòulái

可又来

  • 拼音kě yòu lái
  • 注音ㄎㄜˇ 一ㄡˋ ㄌㄞ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可又来[ kě yòu lái ]

    ⒈  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。犹言的确是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。犹言的确是。

    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二折:“[正末云] 刘 家女,你有一件儿好处,四村上下别的妇女都学不的你。[旦儿云]可又来,我也有那一桩儿好处,你説我听。”
    元 李行道 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[倈儿云]这个是我亲娘,你是我妳子。[正旦云]可又来,我的乖乖儿嚛!”
    《醒世恒言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:“可又来!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,养赡妻小,他岂有哄你説是典来身价之理?”
   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守楼》:“[旦]便等他三年,便等他十年,便等一百年,只是不嫁 田仰。[末]呵呀!好性气,又像摘翠、脱衣、駡 阮圆海 的那番光景了。[旦]可又来, 阮 田 同是 魏 党, 阮 家粧奩尚且不受,倒去跟着 田仰 么?”
    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众上夜的人齐声説道:‘这不是贼,是强盗……打不过姓 包 的,才都跑了。’营官道:‘可又来,若是强盗,难道倒打不过你们的人么?’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可又来[ kě yòu lái ]

    ⒈  对别人所说的话表示异议或加重语气之词。犹如现在口语的「这可怪了」、「那奇怪了」。

    《醒世恒言·卷三三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:「可又来!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,养赡妻小,他岂有哄你说是典来身价之理?」
    《儒林外史·第三九回》:「可又来!你不曾去过,怎么得知道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