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胡虏

胡虏

  • 拼音hú lǔ
  • 注音ㄏㄨˊ ㄌㄨˇ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胡虏[ hú lǔ ]

    ⒈  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,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,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。

    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臣闻 汉 兴以来, 胡 虏数入边地。”
    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,无异口中蚤蝨。”
    唐 李白 《子夜吴歌》之三: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”
    宋 岳飞 《满江红·写怀》词:“壮志飢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 匈奴 血。”
    明 王琼 《双溪杂记》:“当流贼内乱之时,而胡虏不侵,犹能支也;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,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。”
   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《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》:“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,非胡虏之天下也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胡虏[ hú lǔ ]

    ⒈  北狄。宋·岳飞〈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〉词:「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」